土壤呼吸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通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全球碳循環(huán)和氣候變化研究具有決定性影響。如何精準測量CO2、CH4、N2O等溫室氣體通量?如何在極端環(huán)境中實現長期、穩(wěn)定、高精度監(jiān)測?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and high-precision monitoring in extreme environments?PS-9000便攜式土壤碳通量自動測量系統(tǒng)理加聯合(LICA)憑借16年技術深耕,推出 SF-3000/3500、PS-9000、PS-3000、PS-3010 等一系列土壤呼吸監(jiān)測系統(tǒng)。銷量突破 539 套,2287 臺呼吸室(截至 2024 年底),國內外研究機構與高校廣泛使用,論文發(fā)表覆蓋nature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SF-3500 系列多通道土壤氣體通量測量系統(tǒng)PS-3010超便攜CH4/CO2土壤呼吸系統(tǒng)科研信賴——部分文獻Zhang, R.; Qu, Z.; Yang, W.; Wang, L.; Zhang, D.; Liu, L.; Li, J.; Zhang, Z. Biochar Addition Enhances Annual Carbon Stocks and Ecosystem Carbon Sink Intensity in Saline Soils of the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Inner Mongolia. Plant Soil Environ. 2024, 70 (5), 263–275. https://doi.org/10.17221/121/2023-PSE.Xu, Y.; Li...
發(fā)布時間:
2025
-
04
-
14
瀏覽次數:18
人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實現低碳生活方式,并進而推動低碳經濟發(fā)展? 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EP)在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發(fā)布的兩份報告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實現“消除碳依賴”這一目標也許比想象的要容易:你只需采用氣候友好的生活方式,這不會對你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變,更不用做出什么大的犧牲! 6月10日,中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fā)布了《中國生態(tài)足跡報告》,表明在中國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推進低碳經濟發(fā)展形勢緊迫。報告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的人均生態(tài)足跡持續(xù)增長了約兩倍。中國如果希望減少生態(tài)赤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和優(yōu)先解決見效慢的問題。 中國人均生態(tài)足跡:50年增長兩倍 《中國生態(tài)足跡報告》是受中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WWF(中國)的聯合委托,由全球生態(tài)足跡網絡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 報告分析了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總體開始出現的生態(tài)赤字,指出中國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創(chuàng)新路徑,以實現其長期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 報告分析指出,作為一個國家,中國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載力的15%;盡管生物承載力不斷增加,中國的需求仍是其自身生態(tài)系統(tǒng)可持續(xù)供應能力的兩倍多。 報告指出,中國的人均生態(tài)足跡是1....
發(fā)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44
2017年我國風云氣象衛(wèi)星和碳衛(wèi)星野外同步驗證觀測科學實驗在甘肅酒泉正式拉開帷幕。以下設備在室內全部準備就緒。我中國氣象局國家衛(wèi)星氣象中心科研人員們徒步前往觀測場地并留影紀念。以下動力三角翼飛機搭載LGR的UGGA二氧化碳分析儀已準備就緒,具體測量為一臺在地面24小時開機觀測,另一臺在動力三角翼飛機上測量場地上空3-4公里內不同高度的二氧化碳濃度,而衛(wèi)星在距地面600多公里處用目標觀測模式對場區(qū)進行整層大氣二氧化碳測量。 “星(衛(wèi)星)地(地面)空(飛機)”大氣二氧化碳立體同步觀測實驗
發(fā)布時間:
2017
-
04
-
27
瀏覽次數:45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國林業(yè)科學院林業(yè)研究所主辦的,理加公司協辦的中國首屆穩(wěn)定同位素生態(tài)學國際研討會6月24日在北京勝利召開。來自國際國內100多位專家和學者就穩(wěn)定同位素技術在生態(tài)學研究中的應用和前景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 在24日的講座中,這一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來自斯坦福大學的Joe Berry教授,做了題為《穩(wěn)定性同位素生態(tài)學的理論基礎》的講座。來自圣地亞哥大學的Chun-Ta Lai(賴俊達)教授,做了《穩(wěn)定性同位素技術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水通量研究》的精彩演講,開闊的思路和靈活的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給在座的與會者很大啟發(fā)。Chun-Ta Lai也介紹了在研究中利用到激光同位素分析儀的情況。本次國際研討會的發(fā)起人和組織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林光輝研博士在會上做了《穩(wěn)定性同位素技術與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的精彩演講。結合近幾年的研究課題,林博士圖文并茂的展示了如何將穩(wěn)定性同位素技術應用在土地利用變化研究中。我公司朱湘寧經理做了《穩(wěn)定性同位素激光分析儀的發(fā)展及其在生態(tài)學研究中的應用》的講座,向與會的專家和學者介紹了同位素激光分析儀的原理和發(fā)展歷史。再結合當前應用激光分析儀的研究課題,朱經理介紹了激光分析儀在土壤、水等生態(tài)研究中的應用和展望。演講結束,朱經理與客戶就使用激光分析儀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會將在25日結束,26日和27日部分與會者將分成小組,...
發(fā)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55
2017年4月10日,2017年遙感定標與光譜應用學術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拉開帷幕,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主辦,美國ASD公司、加拿大Itres公司、美國Labsphere公司主辦,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來自中國科學院遙感所、地理所、國家天文臺、中國林業(yè)科學院、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國際竹藤中心、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東北地理所、東北師范大學、山東農業(yè)大學、河南農業(yè)大學等50多個單位近300名老師參加了會議。大會開始,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張霞研究員發(fā)表致辭,歡迎前來參會的老師,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方紅亮研究員為與會老師講解了農田光譜和結構參數光學測量方法。美國ASD公司(現隸屬于荷蘭帕納科)聯合創(chuàng)始人、現任CTO Brian Curtiss博士講解了ASD地物光譜儀的應用技巧及FieldSpec Dual軟件,理加聯合朱湘寧工程師現場翻譯。FieldSpec Dual軟件是ASD新推出的一款同步測量軟件,它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實現參考白板和目標物數據在完全一樣的光照條件下同步測量和收集,改變測量工作方式,提供更為準確便捷的測量方法,促進科學家們工作效率,在野外條件下能夠得到更佳測量效果,其效果勝于在實驗室里采用積分球。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劉良云研究員介...
發(fā)布時間:
2017
-
04
-
17
瀏覽次數:63
中國首屆穩(wěn)定同位素生態(tài)學國際研討會講座目錄Using Isotopes to Understand Mechanisms from Enzymes to the Planet (報告人:Joe Berry)(ppt)Stable isotopes and global C cycle studies: The O connection (報告人:Dan Yakir)(ppt)Stable Isotopes and Ecology: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報告人:Guanghui Lin)(ppt)Use of Stable Oxygen Isotopes in Studies of Forest-Atmospheric CO2 & H2O Exchange (報告人:Chun-Ta Lai)(ppt) Stable Isotopic Studies of Ecosystem Responses to Land-use Change (報告人:Guanghui Lin)(ppt) 穩(wěn)定性同位素分餾理論及土壤學應用 (報告人:謝祖彬)(ppt)穩(wěn)定同位素技術在蒙古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水文過程研究中的應用 (報告人:李勝功)(ppt)Applications of N stable isotope in ecology (報告人:Ji...
發(fā)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47
會議時間:美國山地時間:4月25日下午1:00-2:00北京時間:4月26日上午3:00-4:00 會議焦點:案例講解:Yuki Hamada博士講解通過植物及其光譜響應,更深入理解氣候變化的方法 1.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是如何利用遙感高光譜和實地測量,研究植物與大氣的相互作用(在一天內及跨季節(jié)進行相互作用的研究) 2. EcoSpec系統(tǒng):自主高頻率高光譜反射率采集元器件及操作(先進行白板數據收集,然后在塔周圍各位置收集各處地表數據,這樣高光譜數據可以被準確地轉換為反射率值);3. 高光譜反射率數據如何應用于預測植物對其周圍環(huán)境的響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 通過了解當地氣候和天氣模式及其陸地表面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該項目如何幫助建立更好的氣候預測模型。 請點擊如下鏈接注冊、參加此次研討會:https://panalytical.asdi.com/argonne-laboratory-hyperspectral-remote-sensing-webinar 網上研討會結束之后,我們將把會議視頻發(fā)送給所有注冊的老師
發(fā)布時間:
2017
-
04
-
19
瀏覽次數:60
7月13日,中國植物學會75周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在蘭州市召開。會議由中國植物學會主辦,蘭州大學和甘肅省植物學會承辦,會議主題為:“植物科學:基因、環(huán)境、社會”。來自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00余所高校;中科院北京植物所、中科院遺傳與發(fā)育研究所等60余所科研機構以及多家學術媒體在內的8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代表圍繞“植物科學:基因、環(huán)境、社會”的主題,從植物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生物學、系統(tǒng)與進化植物學、植物發(fā)育與分子生物學、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等四個相關學術領域,對近年來中國植物學的研究前沿成果作了全方位的展示交流。近140位學者就我國的植物科學與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問題作了主題報告與討論交流。公司應邀參加本次盛會,工程師和與會代表、學者進行了詳細的溝通,介紹了在植物科學研究中如何使用儀器進行量化研究,解答儀器使用的問題,提供配置方案。公司代理的植物測量儀器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樹木年輪、植物莖流、生長測量、 冠層與葉,點擊相關類別可以查看具體儀器介紹。本次會議的召開將有力推動我國植物學學科相關領域的研究,對提高西部地區(qū)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和交流平臺,會議中所交流展示的一批研究成果在今后的轉化與應用中將為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的西部地區(qū)乃至全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一系列具有重大價值的學術成果和咨詢意見,對我國的生態(tài)文明建...
發(fā)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51
近地表光譜數據的獲取對于高光譜遙感影像解譯,遙感傳感器定標和性能驗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紅外區(qū)光譜設備在遙感監(jiān)測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用于農作物精細分類、估產、病蟲害監(jiān)測、健康狀況評價、生物入侵調查;內陸及海洋水體調查、林業(yè)火災、生物量調查;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礦物分類填圖、調查等等。因其遙感觀測面積大、獲取結果速度快、周期短、數據價值綜合性價值高,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在野外實測中減小測量誤差,獲取更加真實的高光譜數據,并將這些數據應用于地物特征分析、遙感數據地面驗證、傳感器地面定標等領域,是目前高光譜遙感應用中的一個挑戰(zhàn)和難題。為了了解遙感定標與光譜應用技術的新進展,提升廣大科研人員野外地物光譜測量及光譜數據處理水平,獲得高精度遙感監(jiān)測數據,促進不同領域學者間的交流和相互借鑒,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美國ASD地物光譜儀在中國的代理商及美國Labphere公司光學儀器代理商,特在北京、烏魯木齊、南昌舉辦“2017年遙感定標與光譜應用培訓交流會”。此次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美國ASD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Brian Curtiss博士,Curtiss博士將做如下報告:Application of ASD Field Spectrometer in Land Surface Spectroscopy and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Res...
發(fā)布時間:
2017
-
03
-
23
瀏覽次數:34
以色列巴依蘭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杜賓斯基教授和賓查索夫博士研發(fā)出一種通過聽水生植物發(fā)出的聲音來判斷水源是否受到污染的新技術,這一突破為水質監(jiān)測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研究發(fā)現,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轉換率與水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直接關系。當植物的光合作用轉換率沒有達到應有程度時,則預示著水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出了問題。針對這種情況,他們將綠色激光束照射到水生植物上,如果植物沒有達到預期的光合作用潛力,則會吸收部分激光并將其轉換為能量,其余的轉換為熱量,使周圍的水膨脹并產生壓力變化。這種變化實際上是一種聲波,用專門的水下麥克風即可接收到。根據轉換為熱和聲的激光能量,很容易就可計算出被植物吸收的部分,由此判斷出水中的污染物和毒素。負責這項研究的杜賓斯基教授表示,早期探測飲用水中的毒素十分重要,現在世界各國的水利管理部門都要時刻監(jiān)測水質,以發(fā)現水源是否被污染。由于水生植物被不同污染物污染后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比如,植物因丟棄在水中的廢電池或染料導致鉛中毒時,產生的回聲與缺鐵或健康植物的回聲不同。依照這一特性,只要分析水生植物發(fā)出的聲音,即可早期發(fā)現水源是否被污染,且比現有監(jiān)測方法更有效
發(fā)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45
近地表光譜數據的獲取對于高光譜遙感影像解譯,遙感傳感器定標和性能驗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紅外區(qū)光譜設備在遙感監(jiān)測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用于農作物精細分類、估產、病蟲害監(jiān)測、健康狀況評價、生物入侵調查;內陸及海洋水體調查、林業(yè)火災、生物量調查;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礦物分類填圖、調查等等。因其遙感觀測面積大、獲取結果速度快、周期短、數據價值綜合性價值高,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在野外實測中減小測量誤差,獲取更加真實的高光譜數據,并將這些數據應用于地物特征分析、遙感數據地面驗證、傳感器地面定標等領域,是目前高光譜遙感應用中的一個挑戰(zhàn)和難題。為了了解遙感定標與光譜應用技術的新進展,提升廣大科研人員野外地物光譜測量及光譜數據處理水平,獲得高精度遙感監(jiān)測數據,促進不同領域學者間的交流和相互借鑒,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聯合美國ASD公司、加拿大Itres公司、美國Labsphere公司及中國區(qū)技術服務商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舉辦“2017年遙感定標與光譜應用學術交流會”。誠邀廣大科研人員和學生光臨。 【特邀專家報告】1. 光譜儀定標與光譜庫建設報告人:肖青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2. 植物遙感探測方法與前沿報告人:劉良云 研究員 &...
發(fā)布時間:
2017
-
04
-
05
瀏覽次數:36